Temu加盟國際反假組織
今天,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全球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拼多多作為領先的電商平臺之一,其旗下的國際電商平臺Temu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Temu上線初期,主打全托管模式。Temu賣家只需要負責選品和供貨,將商品送到Temu境內倉庫,后續的定價、營銷、物流、客戶服務和退貨等環節幾乎全部由Temu平臺負責。
其中,平臺會根據自身算法和市場情況對商品進行核價,核價越低越可能獲得更多流量。而且,Temu上線初期便要求賣家平臺內同類品價格低于采購平臺1688。
此舉之下,Temu平臺上的同類型商品價格明顯低于其他競爭平臺。
因而,Temu在海外上線后,迅速憑借低價策略以及國內的產品供應鏈優勢,在海外嶄露頭角。
據悉,Temu在北美上線僅一年時間,就取代了TikTok成為美國年輕人的最愛,ios應用下載榜直奔第一。
但是,Temu迅猛發展的背后,是日趨嚴格的歐盟監管力度。
2024年5月,Temu收到了17個歐洲消費者利益團體的聯合投訴。而后,法國、德國等六個歐盟國家聯合呼吁加強對Temu的監管。10月份,歐盟委員會根據《數字服務法》(DSA)對 Temu 展開了正式的調查。
在此背景下,Temu不得不推出各項舉措,積極應對歐盟的監管壓力,維護平臺健康有序的運營生態。
隨后,Temu宣布將對銷往13個國家的商品實施更為嚴格的說明書管控措施。
其中,商家需為特定商品提供涵蓋13種語言的電子版和紙質版說明書。
而且,說明書不僅需要上傳后臺,還需要隨商品一同發貨,確保不易脫落或遺漏。
此外,一旦商品缺少對應語言的說明書,平臺不僅會禁止店鋪創建新商品,同時相應官方語言站點的庫存也將被毫不留情地下架處理。
而缺少紙質說明書的商品,則可能直接面臨倉庫拒收的嚴肅境遇,嚴重情況下還會產生10000歐元的巨額罰款。
這足以說明,在歐盟的監管壓力下,Temu正不斷提升平臺商品的出售監管力度,以通過歐盟的監測和考核。
近日,在國際反假冒聯盟年會上,Temu與IACC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宣布共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合作。
與此同時,Temu還將作為創作成員,加入IACC新成立的市場咨詢委員會MAC。
其中,國際反假聯盟是全球最大的反假冒侵權非營利性組織,同全球政府機構及行業伙伴合作,通過法規、政府、民眾教育等途徑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而且,該聯盟旗下囊括了各個領域里的國際知名品牌,阿里巴巴就曾于2016年宣布成為國際反假冒聯盟的一員。
如此看來,Temu加入國際反假聯盟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表明了自身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有助于提升平臺的信譽度。
另一方面,通過參與國際反假組織的活動,平臺可以學習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和經驗,提升自身打假能力。
此外,國際反假組織的政府機構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平臺的打假和知識產權執法提供幫助和支持。
總體而言,Temu與國際反假組織的合作,是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推動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Temu聯手國際反假組織,是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環在與國際反假組織合作之前,Temu就在打假和知識產權執法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同時推出了多種舉措維護Temu良好的電商運營生態。
其中,就包括了全面的賣家審查和合規培訓機制、人工審核支持的全天候算法監控、專門的知識保護門戶和品牌注冊中心,以及內部執行團隊快速準確的處理系統。
在實際的打假層面,Temu截至目前就開展了幾場大規模的打假行動。
今年2月份,Temu針對虛假物流單號推出史上最嚴新規。
據報道,一些Temu 賣家為了節省物流成本,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并使用假冒的美國郵政標簽。
針對這一問題,Temu官方發布通告,明確將嚴打商家使用“跑水單”“科技面單”等異常物流單號的行為。一經查實,涉事店鋪將面臨全店下架、提現凍結等重罰。
此外,解除限制后再次違規的店鋪,平臺將終止合作,且關聯店鋪也可能因為連帶責任被永久封禁。
除此之外,Temu今年還啟動了對本土店的嚴格審查,重點打擊商家注冊資料作假的行為。
其中,部分商家通過中介購買虛假的當地公司營業執照、EIN稅號等完成入駐,平臺核查后發現資料不匹配,直接封禁賬號或凍結賬戶。
同樣的,使用海外倉地址冒充本地辦公地址,使用非本地實體SIM卡注冊賬號等行為也面臨賬號封禁和賬戶凍結。
而這一舉動來源于Temu在烏茲別克斯遭遇的重大挑戰。
據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遠景計劃署(NAPP)和稅務委員會消息,Temu由于未能滿足烏茲別克新電商法規的要求,自2025年3月20日起,Temu平臺將受到限制。
其中,未滿足新規要求就包括商家未在烏茲別克注冊為本地法人實體,Temu存在數據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以及稅務繳納等方面的合規問題。
這足以見得,Temu的海外拓展仍面臨著較大挑戰。
而其與國際反假組織的合作是形勢所趨,是平臺持續發展的需要。
假冒偽劣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其難以通過一個平臺的自身力量真正撼動,只有通過國際化合作,才有可能有效打假,保護知識產權。
打擊假冒偽劣,是整個行業的共同課題
Temu與國際反假組織的合作,是其加強平臺打假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舉措,更是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這一合作,Temu能夠學習和借鑒其他品牌的打假和知識產權保護經驗,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要求,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同時,Temu與國際反假組織的合作也將推動電商行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創新和發展,從而營造更為健康的電商生態環境,促進電商行業的持續發展。
而且,事實上,除了Temu,其他的電商平臺也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推進電商行業的打假和知識產權保護進程。
今年3月份,亞馬遜發布了《2024年度品牌保護報告》。
報告顯示,亞馬遜過去一年成功攔截了超過1500萬件假冒商品流入市場。同時,品牌所提交的有效侵權通知總數減少了約35%。
而這一成果都來源于亞馬遜自主研發的AI監測系統。
報告顯示,亞馬遜自主研發的AI監測系統已經實現侵權商品識別自動化,在品牌方發起投訴前主動屏蔽99%的可疑侵權商品列表。
而且,結合“透明計劃”的序列化編碼技術,平臺累計驗證超25億件正品,覆蓋88000個品牌。此外,該計劃還新增了API權限,實現了品牌注冊和管理產品流程的自動化。
而Tiktok Shop在2024下半年,也拒絕了超過5000萬份的商品上架申請,刪除了9萬多種受限或禁售產品。
同時,禁止了超750萬件存在侵權隱患的商品上線,主動下架45萬多種侵權商品,并刪除了67.5萬條涉及侵權的視頻和直播。
此外,平臺還加大對違規賣家和創作者的處理力度,停用了45萬多個違規賣家賬戶及其商品,并取消了70多萬名創作者的電商功能。
如此看來,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的逐漸發展,打擊假冒偽劣、保護知識產權,已成為電商行業的共識。
但是,假冒偽劣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其背后關涉經濟利益驅動、市場監管難度、技術迭代以及社會認知等多重因素,極其復雜。
這也意味著打擊假冒偽劣注定是一場長久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