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新藍海”布局新產業。
“我一直認為,‘小南埡’的名字,諧音自附近‘小嵐埡’村。一字之差,一是小南埡站在擴能改造中,將附近千畝坡地、溝渠整改為平整貨場;二是‘南’字與‘南向’暗合,也是主要為重慶乃至中國西部地區向南開放服務。”川黔鐵路小南埡站黨總支部書記姜廣權近日對記者說,他對越來越多的人談及這一觀點,包括前不久來小南埡站參觀的新加坡客人。
9月13日,航拍小南埡站,層層疊疊的鐵路到發線、龍門吊、集裝箱,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小南埡站位于重慶市江津區,鄰近珞璜港、重慶繞城高速公路,10公里內便可實現鐵水公聯運,兩天就能從廣西欽州港出海。近年來,得益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歐班列開行,小南埡站經歷了從貨運小站到大道樞紐的擴能和蛻變。
“小南埡站曾是一個四等小站,于20世紀70年代開設,老站房的位置就在那里。”近日,姜廣權指著一處靠中梁山的位置對中新社記者說,老站房已被拆掉,舊址上拔地而起的新房是運轉樓。在如今的小南埡站,目之所見,盡是層層疊疊的鐵路到發線、龍門吊、集裝箱,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然而,在擴能以前,小南埡站只有五條鐵路到發線,運輸貨物以煤礦、磷礦等大宗貨物為主。“我們靠水吃水,這些煤和磷都來自珞璜港。”姜廣權回憶,彼時小南埡站員工不過10余人,工作內容也較為單一。
因看好小南埡的開放優勢,江津區人民政府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投資45億元(人民幣,下同),啟動小南埡的擴能改造。改造于2011年啟動、2018年底完成,將5條鐵路到發線增至12條,另新增13條貨物線,從占地、運能均極小的貨運小站擴能為占地1500畝、年運能超2000萬噸的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9月13日,一輛完成送貨的物流車從小南埡站駛出。
“小南埡站的蛻變,包含軟硬件設施兩方面。”江津珞璜臨港產業城樞紐運營部副部長施彥君說,她親歷和見證了這種蛻變。
距離小南埡站僅“一街之隔”,就是江津綜合保稅區,該綜保區于2017年經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并于當年實現封關運行,恰好是小南埡站擴能改造完成的同一年。
也是2017年底,小南埡站發出首班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自此,東南亞的電解銅、水果、啤酒,西伯利亞的木材、糧食,源源不斷地運輸至此;而中國西部地區的汽車、摩托車、推土機、柴油機、電子元件,也從這里集散,發向世界各地。
“我們不僅實現了常態化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班列運行數量也呈幾乎連年翻番的趨勢。”施彥君介紹說,據統計,截至2023年8月底,小南埡站累計發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1500余列。
“班列發運量的快速增長,對我們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姜廣權表示,擴容至今,車站已有工作人員90余人,貨運方面的工種更豐富,有集裝箱貨運員、倉庫貨運員、集裝箱調度員等,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綜合能力要求更高。
2022年,西永海關在小南埡站設置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將貨物的“出海口”搬到了企業的“家門口”。自此,外貿企業不用再到廣西欽州港異地出關,通過小南埡站就可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直接運抵海港裝船出境。
“產業城內,多家上市公司與小南埡站聯系密切。”施彥君舉例說,玖龍紙業的紙漿需要通過鐵海聯運向東南亞進口,威馬農機的機械化產業,也通過小南埡站,發運至世界各地。2023年上半年,珞璜臨港產業城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82.6億元,同比增長6.8%。
在施彥君等行業人士看來,小南埡站的潛力并未完全釋放。例如,按照規劃,小南埡站未來的占地面積將達到3600畝,軟硬件設施將進一步完善,不斷擴能增效。
在產業帶動方面,據施彥君透露,未來,珞璜臨港產業城還將依托小南埡站,瞄準“新藍海”布局新產業,如二手車出口、高鐵貨運、跨境電商貨運等。當地已就二手車出口產業,與一些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發展空間巨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